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地形建构——《建筑技艺》2023年8期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8

   AT   2023 年 8 月刊   

地形建构


在2021年7月刊,《建筑技艺》曾深度展现了江苏省第十一届园艺博览会主展馆的轻介入策略。与此类似,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同样选址于一片远离城市的废弃矿区宕口中,虽然后者以应对功能的新建为主,但恢复自然、接续自然皆为共同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本期“AT建筑”将从“地形建构”的角度,重点剖析综合馆暨自然馆的设计策略,同时也将儿童友好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一云落雨”国际馆一并纳入进行比较呈现。


对于综合馆暨自然馆来说,如何恰当地以“地形建构”来接续自然、修复山体,成为设计的最重要命题。无论是建筑坡顶随山就势好似“补山”之缺,还是屋宇楼阁飘浮又如“藏山”之脚,这些都源自于建筑与地形的同塑。当从彰示4组屋顶的主入口进入时,结构在水平与垂直向的叠合交错将这种场地建构徐徐展开。下部黑色混凝土结构体横贯东西,高墙与整合了设备的框架梁既分隔了纵向空间,也营造出仿佛置身山中的厚重感。


相比之下,儿童友好中心与“一云落雨”国际馆可以说是基于微地形的建构,前者以工业化、装配式的六边形空间钢桁架形成灵活多变的三维组合;后者则以一根柱子的最小落地结构“轻触”起伏的地形。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更侧重于场所建构,以单元化的覆斗型屋顶结构,压低又拉长了自入口远望园区与自然的视野。


这一组建筑都在环境、文化、建造与空间之间寻找结合的可能,并在相互衬托中凸显各自的力量,形成一种具有特别氛围的环境构筑物,为未来园区的生态修复与自然生长提供了新的本底。


吴春花

《建筑技艺》执行主编



目  次 

AT建筑

地形建构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综合馆暨自然馆建筑设计研究

/ 王建国 葛明


叠合的系统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综合馆暨自然馆设计方法浅析

/ 蒋梦麟 姚昕悦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综合馆暨自然馆钢木混合体系的工程应用

/ 孙小鸾 程小武 陆伟东 张浩 李颜宁


理想山隐,人文之光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综合馆暨自然馆照明设计浅析

/ 许东亮 陈连飞 史乃亮 管方方 钱维娜


AT作品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儿童友好中心设计建造

/ 董元铮 娄霓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设计

/ 赵卓 杨波 俞海洋 刘佩鑫 韩冬青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一云落雨”国际馆设计

/ 韩冬青 葛文俊


技艺的互鉴

——品谈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


设计研究

关于“理论”与“传统”关系的思索

——阅读帕特里克·舒马赫的

《建筑自创生系统论:建筑学的新框架》

/ 孔捷


基于机械臂的建造探索

/ 王月阳 李佳明


机器人3D打印陶土及上釉技术

在数字化建筑表皮设计中的探索

/ 高元本 陈品杰


设计的潜力

——弗伦第尔桁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 王嵩



AT 建筑

地形建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

    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建筑设计研究

王建国 葛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以地形建构为主线,通过环境构成、空间构成以及技术构成,帮助建筑恰如其分地与自然共生并传递文化意义。


叠合的系统——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

    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设计方法浅析

蒋梦麟¹ 姚昕悦²

1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通过地形、空间、结构、设备、生态等多系统的设计与叠合,在强化“补山、藏山、望山、融山”设计理念的同时,呈现出特殊的系统之美,进而带动出一种适度的空间开放性。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综合馆暨自然馆钢木混合体系的工程应用

孙小鸾¹ 程小武¹  陆伟东¹  张浩² 李颜宁¹

1 南京工业大学

2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是一座独具特色展览建筑。通过介绍大跨钢木混合结构体系、钢木组合节点以及钢木结构防火防腐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为大跨空间设计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理想山隐,人文之光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

    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照明设计浅析

许东亮¹ 陈连飞² 史乃亮¹ 管方方² 钱维娜²

1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中心

2 浙江瑞林光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照明设计对建筑各部位的轮廓形体、明暗、色温的处理既互有区别又完整统一,用光影虚实体现设计意境,用局部照明体现细节品质和格调,让人、建筑、灯光达到多尺度融合。



AT 作品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儿童友好中心设计建造

董元铮 娄霓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儿童友好中心的设计与建造过程进行分析和复盘,阐释单元式设计策略与装配式钢空间桁架系统在快速建造与空间生长方面的潜力,以及该体系在建造过程中的难点与复杂性。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设计

赵卓 杨波 俞海洋 刘佩鑫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建筑设计从园区自然山水环境出发,着力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并以现代建造技术展现汉文化的独特意象。采用钢木组合结构,以标准化、装配式建造体系,回应多样使用功能与未来的可持续利用,并着力探索了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

    “一云落雨”国际馆设计

韩冬青¹ 葛文俊²

1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南京究竟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建联建筑产业研究院集成建筑中心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一云落雨”国际馆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山丘地貌,展现生态文明的价值和意义,以激发观者对当代绿色美学的探索兴趣为创作核心动机。通过技术创能有效地服务于文化品质的呈现,展现设计理性的根本目标。


技艺的互鉴

    ——品谈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博览园内汇集多位院士、大师的建筑作品。王建国院士团队创作的综合馆暨自然馆、崔愷院士团队创作的儿童友好中心、韩冬青大师团队创作的“一云落雨”国际馆、游客服务中心及1号门虽采用不同的建筑形式与设计方法,但均在构形、结构、建造乃至设计原型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以结构技艺表达文化性,以建构策略推动新的、面向未来的美学趣味的推广。具体研讨要点包括:

    ◆ 以山为题的适意创作

    ◆ 以“轻”之意融入园博之景

    ◆ 与自然同构的原型设计

    ◆ 结构的修辞与文化性表达

    ◆ 面向未来的绿色技艺创新



设计研究

关于“理论”与“传统”关系的思索

   ——阅读帕特里克·舒马赫的

   《建筑自创生系统论:建筑学的新框架》 

孔捷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建筑自创生系统论:建筑学的新框架》是帕特里克·舒马赫在2010年出版的建筑理论著作,其论点繁多,许多论点充满真知灼见,也有一些论点值得讨论与质疑。针对舒马赫提到的“理论”与“传统”的关系问题进行批判与思索,试图通过两者关系的澄清重新审视其“参数化主义”的学科意义与前景。


基于机械臂的建造探索

王月阳 李佳明

上海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数字化建构正在颠覆传统建筑的分工系统,重新定义工匠精神, 作为传统建筑和未来建筑之间的桥梁,为高效定制化建筑生产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介绍机器人砖构的原理、研发,以及建筑机器人建造技术的实践案例,探讨建筑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机器人3D打印陶土及上釉技术

   在数字化建筑表皮设计中的探索

高元本¹ 陈品杰²

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对缝纫纹理进行数字化模拟, 随后进行机器人3D陶土打印实验并上釉,过程中由一些失误的“坠落” 部分可扩展成一种新型的建筑表皮, 既能充分发挥机器人3D打印的精准控制力,也兼具陶艺的优美创造力, 探索新型建筑表皮形式的可能性。


设计的潜力

    ——弗伦第尔桁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王嵩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对弗伦第尔桁架的结构特性和早期应用进行简要梳理,概括了现代建筑结构中弗伦第尔桁架的三种主要应用方式,总结了将弗伦第尔桁架作为结构设计要素的多种可能性,归纳了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弗伦第尔桁架的设计导图,提出应进一步激发弗伦第尔桁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潜力。


本期责任编辑:付丽娜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近期活动







| 全媒体展示平台



| 更多信息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

商务合作 | 010-57368776/1371656990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